神马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_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属于哪个部门

tamoadmin 2024-06-16
1.2022全国低碳日是哪一天2.IPCC评估报告系列解读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影响显著3.在哪可以查到北京历史天气数据?4.河南人口为什么这么多5.中国积

1.2022全国低碳日是哪一天

2.IPCC评估报告系列解读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影响显著

3.在哪可以查到北京历史天气数据?

4.河南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5.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有哪些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_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属于哪个部门

第四届

顾问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陈宜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小文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学院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马宗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任阵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孙 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滕藤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周秀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名誉主编

秦大河 中国气象局

副主编

宇如聪 中国气象局

宋连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罗 勇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丁一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林而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沈永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苗秋菊(专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编审委员会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

蔡榕硕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巢清尘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陈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陈发虎 兰州大学

陈洪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陈文颖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陈振林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崔鹏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丁永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董文杰 北京师范大学

杜尧东 广东省气候中心

高云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高广生 北京达华世纪低碳研究院

高庆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何建坤 清华大学

黄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志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姜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康世昌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玉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刘滨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刘洪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吕学都 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局(菲律宾)

罗云峰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马世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马耀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朴世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任国玉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

孙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毅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王绍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武炳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夏军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肖子牛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效存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徐华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徐晓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曾荣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晓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翟盘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强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张德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建云 水利部南京水科院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小全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赵春雨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周波涛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凌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朱松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庄贵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邹 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2022全国低碳日是哪一天

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CRC)是中国科学院的非法人研究单元。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针对国家气候变化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组织和协调我院相关研究队伍,从事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和适应、对策的战略性、综合性和关键性科学问题集成研究,为国家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决策提供有力科学支撑。

该中心的总目标是:协调组织院内与气候有关的研究力量,面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综合和集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把中心建成为国家应对环境外交谈判的科学“智库”;培养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力量;代表中国科学院进行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国际合作。

近期目标有:完成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组建;针对国家环境外交谈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需求,对已有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评估和集成;部署一些新的研究项目,形成新的研究计划;根据需要,不定期形成若干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战略研究报告;筹建气候变化综合信息数据库。

CCRC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面向国际谈判的研究

包括从决策者和谈判者领取任务,有针对性攻关以及根据集成研究的成果提出建议,争取谈判的主动权。

二、面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研究

包括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计划, 提出我国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国家报告以及采用虚拟试验等科学方法提出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最优对策建议

三、面向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包括气候变化归因、预测、影响与适应、对策研究。

CCRC的学术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海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美国夏威夷大学以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室丁仲礼院士,符淙斌院士和吴国雄院士为副主任。CCRC管理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技术局、大气物理所、地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计划财务局、人事教育局以及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司的领导组成。管理委员会的主人是资环局范蔚茗局长,副主任为大气物理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以及资环局常旭副局长。CCRC主任为王会军,副主任有郭正堂(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贵瑞(地理所)、王毅(政策所)、廖宏(大气物理所)、延晓冬(大气物理所)和周天军(大气物理所)。中心学术秘书为张颖博士。已有固定成员包括姜大膀、鞠丽霞、乐旭、富元海、施宁(博士后)、张颖。 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一直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的重要领域,在60-70年代大气所先后组建了云雾物理研究室和中尺度暴雨研究室。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顾震潮、陶诗言、黄美元、周秀骥、周晓平和赵思雄等带领下,通过半个世纪的开拓和发展,我国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以及强对流天气和中尺度动力学的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1)对云的结构和降水的过程有了一定了解,研究提出了世界著名的暖云云滴起伏增长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当时困扰国际云降水物理界的一大难题,即云滴由凝结增长转到重力碰并增长的门限问题,这是我国云降水物理学家对本领域的一大科学理论贡献;(2)开创了我国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研究,提高了暴雨预报的水平,在暴雨发生的机制和预报方法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研究冰雹云物理,提出了冰雹云分类和识别方法以及人工防雹技术,对我国人工防雹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引领中国的人工防雹工作。暴雨和云降水物理分别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撰写了出版了《中国之暴雨》、《云降水物理基础》和《冰雹和人工防雹》等专著和一些相关文章,同时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云降水物理和强风暴实验室是以大气所原云雾物理研究室和中尺度暴雨研究室为基础组建的。自组建以来,坚持探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相结合,重视探测技术研发、实验和探测设计和模式研制和发展,集中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天气系统中的云和降水物理过程、各种强对流灾害性天气过程,以揭示典型降水云系自然降水形成过程、人工影响云降水的理论和方法、中尺度暴雨形成的机理以及提高预报水平的方法,同时研制了研究所需的特种观测仪器。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实验室已经在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以及中尺度强风暴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在若干相关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有影响的一系 列创新成果,扩大了社会影响,在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地位。(1)对作为人工增雨的典型层状云系得宏微观结构、水分收支、降水过程和机制作了较为深入的探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层状云系的相态和粒子谱结构和降水形成环节,发展了层状云三层概念模型,提出了人工增雨潜力综合评估的方法,建立了人工增雨科学概念模型。(2)对强风暴云体——冰雹云的宏观特征、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和催化防雹的机制做了观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发展了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该模式已在全国十多个省相关研究部门和一些大学应用;提出了用冰雹云回波顶部的温度作为参数的识别指标,该识别方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工防雹条例,成为指导各地人工防雹作业的规范。(3)对暴雨过程做了定量诊断研究。研究了暴雨预报的动力理论,提出了暴雨预报技术,提高了暴雨预报水平。其中包括广义湿位涡暴雨预报技术、对流涡度矢量预报新技术、广义标量锋生预报技术、广义湿位温梯度与干冷平流梯度相结合的湿热力平流参数预报新技术、适用于低涡暴雨预报的水汽垂直螺旋度预报新技术和波作用密度暴雨预报技术。

实验室与国际相应的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具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与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下属的强风暴实验室(NSSL-National Severe Storms Laboratory)有着密切的合作,经常有科学家互访;与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强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 Center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Storms, University of Oklahoma)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年访制度;与韩国气象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年度学术交流机制。

实验室瞄准国际大气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通过以上研究和合作研究, 2005~2009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单位排名第2,个人排名第5),中国气象局研究开发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5),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106篇,在国内CSCD刊物发表论文近120篇,编著2部。代表性成果发表在《J. Geophys. Res.》、《Geophys. Res. Lett.》、《J. Atmos. Sci.》、《Mon.Wea.Rev.》、《Weather and Forecasting.》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LAGEO)成立于1995年4月。第一、二届实验室主任分别由吕达仁院士和陈洪滨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周秀骥院士。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凝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并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重,围绕中层大气、大气物理过程、大气和环境遥感等有关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旨在为临近空间区域开发利用和安全、大气物理过程遥感与监测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学科方向有:1. 中层大气过程及其天气和气候效应,2. 大气辐射、大气与环境遥感,3. 全球大气电学、雷电与雷暴电学,4. 先进大气与环境探测技术。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项科研项目达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近三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论文60多篇,专利5项。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6人(4人返聘),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在职博士生导师6人,研究员13人、副研、高工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实验室现有客座研究员3人,均为国外著名高校的知名专家。实验室现有博士生24人,硕士生18人,博士后2人。

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培养大气物理和中层大气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摇篮之一, 已有大批年轻有为的年轻学者从这里脱颖而出,走进了世界著名的大气科学研究机构,有大批青年学者成为国内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骨干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实验室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港台地区等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和技术人员也有数十人次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实验室现有价值3000多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并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为契机,研制和购入了大批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增强了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代表性的仪器设备有:大型VHF测风雷达系统、X波段多普勒偏振雷达、DOBSON大气臭氧垂直总量仪、平流层高空科学气球发放、测控与回收等综合技术系统、气溶胶和辐射研究实验平台、车载激光雷达系统、臭氧及一氧化碳气体分析采集及32米气象塔、MODIS卫星资料接受平台、多参量高时间分辨雷电探测和记录综合观测系统等。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学术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资源互补共享,旨在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中高层大气和大气物理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带动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成为既能服务于国家和国防目标,又能进行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的国内外一流实验室。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简称 LAPC)于1988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筹建,1991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国家计委验收;2000年通过国家第一次评估;2005年作为定标实验室通过第二次评估,成绩良好。实验室坐落于中国科学院北京325米气象塔院内,风景秀丽,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吕达仁院士,实验室主任为王自发研究员。

实验室是建立在大气科学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结合点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独特的学科交叉优势。20多年来,实验室始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展和利用了理论研究、实验室模拟试验、野外立体综合观测实验、卫星遥测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在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化学模式,及在学科交叉点上发展起来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近10年来,实验室在区域大气污染联网观测、预测和预报研究领域异军突起;近5年来,实验室在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这一最年轻的研究领域占据了制高点。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实验室产出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若干高水平的实质性国际合作平台,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先进仪器设备,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研究水平高、学科搭配和年龄梯度合理的科研队伍,加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使实验室最近5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定位于低层大气中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 坚持观测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 引领我国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学科发展与交叉,培养杰出人才,建设优秀团队,在大气边界层基础理论、大气化学模式发展与应用、海洋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关键过程、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等关键研究领域,开展关键性、前瞻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此领域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作为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应用研发基地,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国家气候和环境外交提供科学支撑。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实验室根据目前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学科前沿走向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近期自身特色发展优势与长期工作积累,不断调整和完善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为:

(1)大气边界层物理

城市复杂下垫面湍流相干结构和边界层阵风机理,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结构和交换过程;不同生态系统地-气湍流物质、能量交换规律及特征;海洋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数值模式中的大气边界层参数化。

(2)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联网观测研究;气态污染物和气溶胶化学在线观测仪器及光化学烟雾箱研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机制、输送过程与演变机理;自主知识产权空气质量数值预测模式研制和多模式集合预报平台;突发条件仿真、多相态污染过程模拟、观测与模拟技术有机结合的突发性大气污染风险场模拟预警技术以及移动平台的研制与集成。

(3)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温室气体浓度及界面交换通量观测技术完善与提高;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温带半干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青藏高原地区物质与能量收支变化的影响;农业面源氮素气体排放机制、调控途径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温带林地碳氮过程和界面物质能量交换通量特征及环境变化响应;森林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建立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模型,为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定陆地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策略和履约谈判服务。

(4)大气化学与气候变化

大气成分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化学过程和机理上研究温室气体、对流层臭氧和气溶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气候变化对污染物输送、分布和浓度的影响;气溶胶-云-气候相互影响;地球气候系统模式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理模式研制;国家节能减排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评估。

实验室的发展目标:

在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化学、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作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系列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大气环境与空气污染预报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LASG)成立于1985年,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前三任主任曾庆存院士、吴国雄院士、王斌研究员的领导下,LASG成为蜚声国内外的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机构,并在1988、1992、1996、2000、2005、2010的国家评估中,成为连续六次获得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2005年为免评获优)。LASG于1990年被国家计委和中科院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获国家计委金牛奖,2004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金牛奖),2011年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李崇银院士为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陆日宇为实验室主任。

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知识创新时期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要求,实验室当前的研究方向为:研究和发展地球流体(大气和海洋)宏观演变规律和机理的系统理论;研究天气和气候动力学理论,掌握天气气候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异常的发生机制;发展模块化地球系统模式和区域模式系统,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为提高预测能力,预防和减轻天气气候灾害,合理利用气候和水资源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为:1)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研究;2)天气气候动力学;3)天气气候可预报性;4)地球流体力学,并确定气候问题的研究为未来5年的重点研究内容。

自2001年以来,实验室的重担落到了年青一代领导班子身上,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可喜的成绩。2001年,李崇银当选中科院院士;赵思雄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穆穆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王会军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简称“杰青”);刘屹岷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LASG研究团队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李崇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张人禾(2001年之前为LASG成员)获杰青。2003年,LASG学术顾问叶笃正荣获国际气象最高奖-IMO奖;王斌撰写的研究案例获计算机世界最高荣誉奖-21世纪成就奖;黄荣辉、张学洪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国雄当选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学会(IAMAS)执行局副主席;李建平获杰青。2004年,LASG研究团队获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的资助。2005年,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曾庆存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穆穆、王斌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LASG成功主办大型国际系列会议-IAMAS 2005。2006年,吴国雄、李建平申请的973项目获资助;LASG 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获延续资助;宇如聪(2004年以前为LASG成员)获杰青;王斌当选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段晚锁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7年,吴国雄作为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学者当选IAMAS主席;穆穆当选中科院院士;吴国雄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石广玉作为第一个日本以外的学者获日本气象学会最高奖-藤原奖;陆日宇获杰青;李建平任亚洲季风年国际计划项目办公室主任。2008年,吴国雄获何梁何利科技奖;穆穆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Bin Wang当选美国气象学会理事;王斌当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耦合模拟工作组(WGCM)成员;李建平任东亚气候国际计划(AMIP/EAC)共同协调人。2009年,LASG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获第二次延续资助,成为本领域唯一获得连续三期资助的群体项目;王会军申请的973项目获资助;刘屹岷获杰青;周天军当选WCRP亚澳季风工作组(AAMP)成员;李建平当选国际气候委员会(IAMAS ICCL)委员。

LASG迄今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项,其中国家奖10项(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科院一等奖11项(自然科学奖6项,科技进步奖5项),多次参加各类国际模式比较计划、在大型重要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主办大型重要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参与国际研究计划的决策等,使得实验室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LASG自1996年以来新当选中科院院士4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培养杰青8人,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3人、中科院十大杰出青年3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5人,中青年973项目课题负责人11人。目前,LASG在岗科研人员51人,研究生约120人,是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研究队伍。LASG设置了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天气气候动力学、天气气候可预报性和地球流体力学四个创新团队,配备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支撑队伍。自2001年至今,LASG资助开放课题85项,邀请访问学者439位,聘请海外博士生合作导师12位,客座研究员17位,特聘研究员8位,他们为LASG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是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在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开放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东亚区域环境、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研究的诸多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本实验室的基本特色。同时,实验室还承担了国际START组织(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东亚区域研究中心的国际职能。

为了认识区域环境系统的行为规律和机理,发展预测理论和方法,建立人类有序适应对策的科学基础,实验室设置下列主要研究方向:

1、季风气候-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机理及协同观测;

2、地球系统区域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3、全球变化的区域影响和人类适应。

实验室为国家在全球变化领域的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主持了国家在全球变化领域的有关“攀登计划”项目,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并参加或负责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项目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国家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 “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同时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亚洲和北美半干旱区大气-植被-水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增暖背景下西北西部区域气候及水分过程发生变化的机理研究;正在组织和实施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季风亚洲区域集成”,同时发起并组织国际亚太网合作项目:区域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

实验室的若干研究工作具有国际影响:

1、“季风驱动的生态系统”和“广义季风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和以此为指导发展的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拟系统(RIEMS);

2、以土地利用和变化为核心的区域环境系统数值模拟;

3、实验室领导的“亚洲区域模式比较计划”(RMIP)国际项目(对东亚气候和环境的模拟中,RIEMS的综合表现在参加RIMP的国际上10个主要的区域模式中居于领先);

4、可适用各种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在国际生态系统模型/数据比较计划”(EMDI,1999-2002)中获得较高评分。

实验室还在区域环境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极值研究、土壤湿度研究、生态系统模式、卫星遥感在气候和宏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大气辐射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最近,在973项目的支持下,以北方干旱化为对象,提出了有序人类适应的新的科学思想。

实验室拥有一支较强的研究队伍,高级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12名,副研究员多名。 建设中。

IPCC评估报告系列解读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影响显著

2022年全国低碳日为6月15日。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2013年6月6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召开媒体通气会,确定2013年6月17日为首个“全国低碳日”,届时将启动“低碳中国行”活动。

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由来

2010年1月,在“低碳中国论坛”年会上有关学者首次提出了建设“全国低碳日”的倡议。

2011年,国家信访局接到有关学者关于设立“全国低碳日”或“全国低碳周”的建议函。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法制办和发展改革委经过认真研究,并协调多个部门的意见,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了设立“全国低碳日”的建议。?

这位专家表示,设立“全国低碳日”的目的是普及气候变化知识,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各项任务。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全国低碳日”活动的安排,将突出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注重普及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宣传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讲清楚能源优化开发、能源节约使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在哪可以查到北京历史天气数据?

专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 孙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毋庸置疑的是,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的影响已使大气、海洋和陆地持续变暖。

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一直是IPCC历次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从第一次评估报告到第六次评估报告,随着科学界对气候系统变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程度的评估信度也逐渐提高。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孙颖表示,这种认识的加深得益于观测资料的增加、气候模式性能的改善以及归因方法学的改进。

评估变量更全面 内容更系统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基于全球最新的观测和模式结果,用一章的内容系统评估了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表、冰冻圈、海洋、生物圈以及气候变率模式的影响。

孙颖表示,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此次评估的变量更加全面、内容更为系统。评估的成员不仅包括传统的气候变量,如气温、降水等,还增加了生物圈等其他圈层变量,从而减少了对单一变量评估带来的不确定性。

此次报告采用了参与第六次国际气候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气候模式。与第五次(CMIP5)的模式相比,CMIP6增加了更多的试验,从而使不同人为强迫因子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被认识和量化,使得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得以加深。

在气候系统的不同圈层,包括大气、海洋、冰冻圈和地表气候变化等指标的变化中,均可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影响与模式模拟和基于物理机制预期的理解相一致。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使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这一评估结论的信度在第六次评估报告里面进一步提高。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信号愈发清晰

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与工业化前(1850-1900年)相比,2011-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09 。孙颖表示,由于对不确定性理解的改进以及持续的变暖,第六次评估报告可对自工业化革命以来的变暖进行归因,而第五次评估报告只能对1951年以来的变暖归因。换句话说,人为信号的检测从第五次评估报告的1951年提早到了1850年,明确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由于全球气温持续升高,人类活动的信号愈发清晰。“但将观测到的变暖归因于某种特定的人为强迫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孙颖补充道。

此外,与1951-2012年相比,1998-2012年全球平均气温升温速率存在一个短暂变缓的现象。孙颖解释说,升温变缓是暂时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太平洋年代际变化以及太阳活动和火山爆发的变化部分抵消了人为活动导致的地表变暖趋势。在此期间,全球海洋热含量仍在持续增加,表明整个气候系统是持续变暖的。

2012年之后,全球平均气温急剧升高。数据显示,2016-2020年这五年至少是自1850年有仪器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

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对降水也产生了不小影响。孙颖表示,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很可能影响了大尺度的降水变化,在北半球中高纬陆地降水的增加中就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人类活动还影响了湿润的热带和干燥的亚热带之间纬向平均降水差异的增加,1979年以来南半球夏季降水在高纬度地区增加和在中纬度地区减少都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

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和大多数大陆极端冷事件和极端暖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强迫。近几十年全球陆地强降水加剧也可能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孙颖表示,由于最新的CMIP6检测归因模式比较计划资料的使用,第六次评估报告对于大尺度极端温度的变化归因更明确,指出温室气体强迫在极端气温变化中占主导作用,而在极端降水的变化中,温室气体的作用也可以在一些指标中检测到。

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进一步明晰

相较之前的评估报告,第六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明晰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在气候系统的多个圈层中检测到。

在冰冻圈,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损耗的主要驱动因子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孙颖指出,尽管模式对北极海冰平均状态的模拟存在很大差异,但所有CMIP5和CMIP6模式都再现了近几十年来海冰范围和厚度的缩减。

此外,北半球1950年以来春季积雪的减少也与人类活动有关,CMIP6模式比CMIP5模式更好地再现了北半球积雪的季节变化周期。同时,人类活动也很可能是最近全球范围内几乎普遍发生的冰川退缩的主要驱动因子,比如过去20年格陵兰冰盖表面融化很可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热含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极可能是人类活动。孙颖表示,综合考虑冰川、冰盖表面物质平衡和热膨胀的贡献,人类影响至少是观测到的1970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驱动因子;而观测到的海洋热含量的增加已经延伸至深海,工业化以来(1850-2014年)海洋上层(0-700米)、中层(700–2000米)、深层( 2000米)分别吸收了58%、21%和22%的热量。此外,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海洋盐度,主要表现为20世纪中期以来海洋表层和次表层盐分低的区域变得更淡,而盐分高的区域变得更咸。

在生物圈,同样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海洋酸化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关系密切,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可能导致植物生长施肥效应增强等。

孙颖指出,更多的证据和更新的资料均支持了人类活动是工业化以来大气、海洋和陆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这让我们对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我们把握未来方向、采取行动和选择应对方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南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气象数据是指记录和分析气象现象和气象变化的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气压、地温、空气质量等参数。气象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气象预测、环境保护、能源规划和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以下是气象数据的几个典型用途:

1.气象预报:利用气象数据和气象模型等技术手段,提前预测和预报未来的气象情况,以便公众和政府做出应对措施,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

2.农业生产:气象数据可以帮助农民预测和判断农作物的生长趋势和生长期,并根据降水量、温度等气象信息制定科学的农作物生产计划。

3.能源规划:气象数据可以帮助能源部门预测和规划各种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并有效地协调用电峰谷,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能源的浪费。

4.建筑设计:气象数据可以帮助建筑师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案,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和气象环境。

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网站:

1、ncc.cma.gov.cn/cn 国家气候中心

2、www.xihe-energy.com?羲和能源大数据平台

3、www.cdc.noaa.gov/public.data?中国气象局

4、www.edu.cn?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

5、weather.com.cn 中国天气网

6、 欧洲气象协会

7、 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

8、 美国气象学会

查询步骤也分享一下:

步骤一:羲和首页进行地理位置选择。既可以选择单点数据也可以选择区域平均数据

步骤二:确认数据源。历史数据可选择羲和数源、欧洲中期天气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数据可选择德国气象局

步骤三:输入想查询下载的起止时间,可选历史40年和未来7日

步骤四:选择所需要的气象数据下载,导出小时级数据

步骤五:如需要查询更多数据,可在“更多属性”中进行“检索属性”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有哪些

原因在于河南人口基数大,地理条件好再加上社会改革。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河南省都是存在感很强的省份,在我们的眼中它就是人口大省,具体原因且听我慢慢分析。

1、历史原因

河南地处平原地带,按区域划分是华北平原,三皇五帝就吸引了很多人,谁不想往好的地方去呢,河南气候宜人,适合种地,自然吸引了大量人口。从夏朝开始,河南就成了华夏文明文化和政治中心之一。

战国初,魏国地处河南地区,人口已经超过500万,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国家!

河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有很多能人志士想来这里拼搏,特别是大家熟知的洛阳,来河南或许就能飞黄腾达了。

正是由于历史原因,让河南的人口基数之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南宋时金国的一项制度,那就是金国的猛安谋克制。

北宋末年,东北女真兴起,然后联合北宋灭辽,又反过来对付北宋,占领北宋都城汴梁,灭了北宋,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之后,宋徽宗儿子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

当时金国灭了北宋后,开始学习汉制,越来越强大。金世宗时期是金国实力最强的时期,但是金不满足于现状,早就垂涎南方富庶地带。完颜亮时期,金迁都到中都,就是今天的北京,于是金国在东北的很多人跟着南迁到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等地,而人口的主要来源就是金的猛安谋克。这算是河南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增长。

这里说一下猛安谋克制,属于金国户口的一种主要形式。金当时建国后,把牧民编为猛安谋克。300户为一谋克,10个谋克为一猛安。这样解释吧,一谋克相当一个村,一猛安相当于一个乡或镇。猛安谋克就是金朝骑兵的主要来源,南迁到北京及其周边后,和汉民进行混住,打仗的时候为金出征,空闲的时候靠汉民养着。

接着说,到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准备对金用兵。1211年,铁木真南下进攻金朝,这个时候的金国已经是癌症晚期了,打仗基本都是惨败,而且还有南宋。最后没办法,在公元1214年又迁都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几十万猛安谋克又跟着金国迁到汴梁,这一次人数更多。没过多久,金被蒙所灭,原来的地盘被蒙古占领,他们无家可归,只能在河南定居。这是河南第二次大规模人口增长。

河南人口基础如此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金朝猛安谋克两次大迁徙,让河南人口迅速增长。

2、地理原因

大家可以从地图发现,河南省地势其实非常好,有平原、盆地、山地、丘陵构成,除了西北和西边的地势较高,平原占大多数,自然能容纳更多的人口。而且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大部分地方都属于暖温带,南部属于亚热带。

河南还是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结合地带,经济上非常有利。而且我们的母亲和黄河从西向东横穿河南省,这对农业来说有着很大的好处,可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带来大量养料,流域内的土地非常肥沃,农业正是人口增加的基础。

3、社会原因

其实河南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人口数量的顶点。晚清时河南人口达到3600多万,是封建时代之最,但是晚清灾荒——丁戊奇荒那会河南人口损失惨重,几年时间减少了大约22%。

解放之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这对人口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关键的就是农业改革使粮食亩产剧增,河南地区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因为肥料、农药以及高产作物的推广,目前河南在可耕地上实现粮食产量1194亿斤,人均为1100斤,比国内平均水平还高了200斤。

而这些年来,河南又开始实行强省会战略,对郑州进行扶持,当下的郑州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很明显。郑州对河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人口大约12%。据数据统计,郑州的人口增长率为46.07%,其他地区基本都在十个百分点以下。

现在河南人口增长逐渐城镇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2020年,河南省人口前五的城市是郑州、南阳、周口、商丘、洛阳。和2010年相比,河南省城镇人口增加了大约1880多万,乡村人口减少了1350多万。特别是郑州,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优势,人口增长自然不会少。

河南现在是不是人口最多的省份?

不是。

以前在我们的观念中,河南是人口第一的大省,但现在真的不是了,现在常住人口第一的是广东省,主要是珠三角地区的吸引人太大,目前广东常住人口大约为1.09亿人。第二是山东省,北方经济大省,目前常住人口大约为1亿人。第三才是河南省,户籍人口数超过了1亿,但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了,常住人口大约为9559万人。

其实个人认为,影响人口最大的因素还是经济,经济发展的快慢与好坏真的会影响人口分布,经济越发达,对人口的虹吸效应就越大。大家认为是这个道理吗?

我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在政策体系上,多部门行业都发布了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和要求纳入气象、农业、水利、海洋、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天地空的气候系统观测体系初步构建,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批重点工程发挥效益,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开展了适应型城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开展了大量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增强。

黄刚:在国内治理方面,我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碳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2%,相当于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9.4亿吨。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的共同治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与各国开展气候对话和务实合作,截至今年6月初,我国已与38个国家签署了43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021年,我国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各国结合国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未来还面临挑战

一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充分,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相对薄弱,知识和经验供给不足,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仍有待提升。

二是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不足,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威胁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加强对近期、中期、长期的关键气候变量的分析和评估。

三是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评估-采取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的工作体系有待形成。

四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仍需加大,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区域性差异显著,需要因地制宜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特别是气候脆弱性较强的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