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文章内容

世界气候练习_世界气候类型测试卷

tamoadmin 2024-06-14
1.我想求初一上册地理复习题及答案2.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指哪三九哪三伏?4.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5.东亚气候特点及成因6.气候的威

1.我想求初一上册地理复习题及答案

2.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

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指哪三九哪三伏?

4.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5.东亚气候特点及成因

6.气候的威力!点击答案!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世界气候练习_世界气候类型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总复习

第六章 亚洲

1.我国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 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 最广, 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2.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 群岛。

3.亚洲北临 洋,南临 洋,东临 洋。西面通过 和

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 海峡与 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 、 、 、 、 、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 洲为界。南面与 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 、 、 、 、 、 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 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 ,东亚五国指 、 、 、 、 。东南亚主要包括 半岛和

群岛。北亚主要指 的亚洲部分。

6. 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 、② 。

亚洲东临③ 洋,南临④ 洋,北临⑤ 洋。西面与⑥ 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 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 海峡。西南面与⑧ 洲相邻,分界线是⑹ 运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 ,B 湾,C 海,D 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F G 。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 海峡和 海。

7.亚洲地跨 带、 带、 带。受 位置和 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 ,② ,③ 。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 ,其降水主要来自 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 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 的特点;②其中有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 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 气候,所以具有 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 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 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

半岛和 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 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 气候和 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 带气候为主。受 影响较强,气候呈南北 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北部的

气候也是世界最大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

13.亚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有 、 和 。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 6 个国家。 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最少的是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洲,最低的是 洲。

14.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 中下游地区、 河流域、 平原。

15. 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 ;大部分国家属于 国家。

16. 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 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第二产业 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 部门 。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第 产业比重大,

比重小,而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小,第 产业的比重大。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是 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属于 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 气候。人口超过 亿。

2. 日本东面临 洋,西隔 海, 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 相望。

3. 地形:以 为主, 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是日本的国花。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 平原。

4.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多 和 。

5.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以 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 方兼容的文化。日本首都是 。

6.日本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1)邻国A 、B 。

C 海,D 海峡,E 海,

F 内海,G 洋。

岛屿① 、② 、③ 、④ 。其中最大的是 岛。

(2)日本的经济类型: 型经济。

经济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 进行加工,大量出口 。

国情(不利条件): 贫乏,国内 狭小 。

有利条件:①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③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7. 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 国、 、 亚 和 。

8.右图是日本局部图,从图中城市的分布看,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沿岸和 内海沿岸的地区。图中的工业中心:A B

C D

E F 。

其中 和 是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

这些城市分属于五大工业区(自东向西): 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9.为什么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这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东南亚

1. 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

2. 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的 海峡,是从 洲、 洲向东航行到 、 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的重要海上通道。

3.右图中大洲:A B C ;大洋:D E

在图中用H表示南海、填出连接DE的海峡。

东南亚包括F 半岛和 G 群岛。

4. 有一船只从中国的沿海出发到欧洲去,途中要经过 洋、 海峡、 洋,再经 运河进入 海,最后到达大西洋。

5.马来群岛的气候以 为主,终年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半岛,特点是终年 ,有 季之分。

6.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 。是世界上 、 、 、 的最大产地。

①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 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

② 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 生产国 ④ 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7.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 , 。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其中 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中国叫作

江。

8. 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有花园城市之称, 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9. 东南亚是 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 华人比重最高。

10.主要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 , 的 ,柬埔寨的 ,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 ,花园城市 。

印度

1. 印度是 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仅次于 ,居世界第二位,有著名的建筑:

2. 印度的地形特点:北部 山地,中部 平原,南部 高原。

3.读印度图填写图中的地理事物:

邻国:A B

地形区:① 山地

② 平原 ③ 高原

海、洋:C 湾D 海

E 洋

河流:F 河,主要流经 G

河,主要流经印度

印度主要位于H 半岛上。

主要城市:首都甲 ;最大的港口乙 ,也是

纺织工业中心;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丙 , 也是 工业中心。丁是印度的硅谷 。

4. 印度的母亲河是 河。

5.印度的气候以 气候为主,降水的变化主要受到 的影响。该气候特征:全年 ,一年分 两季,旱季盛行 风,雨季盛行 风,印度 灾害频繁与 季风有关。

6.读右图填空:

①图A表示南亚的 季,

图中箭头表示 风(风向),是从 吹向 ,是指每年的 月到次年 月。

②图B表示南亚的 季,图中箭头表示 风(风向),是从 吹向 ,是指每年的( 6 ~ 9)月。

7.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 ”使粮食供应壮况得到改善, 和 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8. 1999年,印度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同时发展 工业; 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印度的首都是 。

9.在高科技领域:计算机软件,核技术,航天等领域有一定成就。印度是世界第二

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 。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南部城市 。

俄罗斯

1. 俄罗斯是世界上 最大,地跨 两洲的欧洲国家。

2. 俄罗斯大部分位于 ,气候以 气候为主,特点: 。

3.俄罗斯地形比较 。主要的河流是被俄罗斯称为母亲河的 河。称为“五海通航”,是欧洲第一长河。

4.读俄罗斯图,填空:

⑴海、洋:A B C

邻国:D E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F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H

河流G

⑵地形区J 平原K 山地

L 平原M 高原

N 山地

⑶JL的分界线是 山,LM的分界线是 河,MN的分界线是

河。

⑷图中■表示 煤田,▲表示 铁矿,另一梯形符号表示 油田。

⑸主要城市:北冰洋沿岸的港口① ,太平洋沿岸的港口②

,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③ ,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④ 。

⑹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工业区, 科工业区,

工业区和 工业区。俄罗斯的工业 发达, 工业相对薄弱。特别是 工业和 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⑺俄罗斯的铁路分布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 状分布。从莫斯科到太平洋沿岸的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 被称为 。

⑻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是 ,有世界著名的红场和 宫。

⑼俄罗斯南部多山,为什么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

因为①南部煤铁等 丰富。②南部气候比较 ,人口和城市较 。

⑽俄罗斯的客运以 公路 和 铁路 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 铁路 和 管道为主。其中货运量最大的是 管道 运输。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货物是 石油和 天然气 。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中东

1.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世界的热点,原因有:① 之地;②丰富的 ;③ ;④ 。

2. 中东处在联系 三大洲,沟通 洋和 洋的枢纽地位。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 、 、 、 和 海。

3.读图填空:

⑴世界上最大的湖泊A

B 海, C 海, D 海 ,E 海, F 湾,

⑵G是海盗经常出没的 湾

⑶H是三大宗教 教、 教

教的圣城 。伊斯兰教的另一圣城⑥ 。

⑷国家:① ② ③ ④ ⑤

⑸⑤国家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河,有连通CD的运河 运河。

⑹连接B、C的海峡是 海峡。

4.世界上石油 最大,生产和 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石油主要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大部分出口到 、 和

等发达国家。

中东地区主要以 人种为主,属于 人,信仰 教。这些国家都称为“ 国家”。犹太人主要分布在 ,信仰 教.

6. 中东地区气候干燥,以 气候为主,其特点是:全年 。

因为气候干旱, 稀少。

7.上图中,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A 湾及其沿岸地区。

出口航线有:

航线B: 湾 印度洋的 海,经非洲南端的 ,进入

洋,最后到E 和G 国。

航线C: 湾 洋,经 海峡,进入 洋,到F 。

航线D: 印度洋的 海,经 海、 运河、 地中 海和 海峡,进入 洋,到E 和G 国。

欧洲西部

1. 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人口 ,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 国家。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 (简称欧盟 ),其成员国有 个,都是发达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叫 。

2. 欧盟进出口居世界 位,欧洲西部的工业以 为主。农业以 为主。

3.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

①气候——以 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 ,有利于多汁的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以 为主,因此牧场广布 。

4. 、 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 业发达。主要的旅游胜地有:(写出所在国家)

伦敦塔桥( 国),风车( ) ,北欧峡湾风光( ),阿尔卑斯山滑雪( ),

巴黎埃菲尔铁塔( ),( )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 ),雅典巴特农神庙( )。

6. 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 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 部和 部, 部平原广大。北部的山脉是 ,南部的山脉是 。

7.写出下列国家的首都: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希腊 德国 、

8.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 带,气候从西向东由 性过渡到 性。

9.读右图填空:

⑴欧洲西部北临A 洋,西临B

洋,南隔C 海与⑨ 洲相望。东邻 洲。

⑵位于英国和 国之间的海峡D ,连接BC的海峡E

⑶北部的山脉③

南部的山脉④

⑷内海G 海,② 海

连接C和②的海峡① 海峡

⑸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⑤ 河,流经欧洲工业区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⑥

⑹字母H所在的平原 平原,数码⑥所在的平原是 平原,⑦在

平原。

⑺写出下列序号所在的国家:④ ⑥ ⑦ ⑧ F

10.欧洲西部的气候: 大西洋沿岸 气候, 东部 气候,

南部 地中海气候,阿尔卑斯山区 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 气候

11.欧洲西部的半岛:北部 半岛,

南部自西向东依次是: 半岛, 半岛, 半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沙漠以南,东临 洋,西临 洋,大部分位于 带地区。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 为主。

2. 本区90%以上是 种人,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主要以 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 产品,这些产品一般价格 ;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 制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地位。

4.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

5. 增长过快, 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 恶化, 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简单总结为: 、 、 问题。

6.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图,填空:

⑴非洲西临① 洋,东临② 洋,北隔③ 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面与 洲相邻,界限是F 运河。

⑵非洲最大海湾④ 湾,世界最大的沙漠⑤ 沙漠,非洲最大的岛屿A 岛,世界最长的河流D 河。

⑶世界最大的盆地B 盆地,内有河流 河。

⑷主要地形区⑥南非高原、⑦ 高原,

在⑦上的 山是非洲最高峰。

⑸B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C处是世界上 气候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 。

⑹非洲最南端是 角,其气候类型是 气候,当此地的气候温和湿润的时候,正是东营的 季。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沿岸。⑤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 。

澳大利亚

1. 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 博物馆、独占一块 的国家、“ ”的国家、“ ”的国家。

2.该国的代表动物有: 、 、 、鸸鹋

3.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 和出口 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 。

4. 澳大利亚是一个 的国家,农牧业生产 程度高,出口产品中,除

之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 、

出口国。

5. 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三部分:西部 ,中部 ,东部 。

读澳大利亚图,填空:

⑴大洋:① ②

⑵地形区:A西部 B中部

盆地,有丰富的 水资源。

F东部 (山脉)

⑶澳大利亚最大的湖泊C

最长的河流G

⑷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港口D

首都E 第二大城市H

6.澳大利亚多古老动物的原因:

①澳大利亚大陆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

②长期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相对单一,生物进化缓慢。

7. 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 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特别是 矿的出口居世界重要地位。所以被称为 。

8. 业已大大超过 业和 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9. 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首都 ,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10. 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 带。

气候和 气候分布最广。(这一点与 洲相同)

第九章 西半球上的国家 美国

1.美国人口超过 亿, 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2、主要是 种人,占84%,其次为 种人和亚洲的 种人。在 、

和 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3.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形成统一的 民族。

4. 美国领土构成:本土48个州、 州、 州。主体部分位于 带,阿拉斯加州北部位于 带,夏威夷州主要位于 带,属于 洲。

5. 美国处于 洋和 洋之间,阿拉斯加北临 洋,所以美国是濒临三大洋,地跨 个温度带的国家。美国还地跨 洲和 洲两大洲。

6.美国地形分三部分,呈现南北纵列分布,西部 ,中部 ,东部 。具体地说,西部是 山脉,中部是 平原,东部是

山脉。

与美国相似,地形分西中东三部分的还有 。

7.上图为美国地形图,读图填空:

⑴美国本土西临A 洋,东临C 洋,南临B 湾。

北面的邻国是D ,南邻E 。

⑵美国的地形区:F 山,属于纵贯南北美洲的 山系;G

平原,H 山脉。

⑶美国与加拿大的界湖是 湖,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① 湖。

⑷世界第四长河② 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 河,南美洲的

河,中国的 。

⑸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③ ,首都④ ,

南部最大城市⑤ ,中部最大城市⑥ ,西部城市⑦ ,

⑧ 东南的硅谷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 产业中心。

⑹③④⑥所在的工业区是 工业区,⑤所在的工业区是 部工业区,⑦⑧所在的工业区是 部工业区。

8. 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 和 。美国的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 、 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9.读美国农业带图,填空:

农业带: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影响④农业带的主要因素:

这里是 带,地势 ,土壤 ,春夏 较高,适合 的生长。

影响⑤农业带的主要因素:

这里位置 ,气候 ,适宜 的生长。而且,这里 和 分布密集,因此 业非常发达。

10.美国是世界第一 强国,也是世界最大的 消耗国和 排放国。

11. 北美地区通用的主要语言是_ _,拉丁美洲国家通用的主要语言是_ 语

12. 美国的人口居世界第__ _____位,居__ ______、__ _____之后。

13.下列国家中,北极圈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国家是( ? )

A.加拿大? B.中国? C.美国? D.俄罗斯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 最大、 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一亿。 是巴西土著居民。

2.在巴西, 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 种人。

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 种人的社会。

3. 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 平原;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

世界最大的河流 河,其上覆盖着地球面积最大的 。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 水电站;

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热带经济作物 、 、 。

4. 巴西主体位于 带,是世界上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

5. 巴西 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

部。

6.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 召开,通过了以

发展为核心的< >。

7. 热带雨林掠夺式开发的后果:①森林减少.②动植物失去栖息地,数量和种类减少,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③森林资源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增加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

8. 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区, 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第二大城市 ,首都 。

9.巴西人口的分布与 非常相似,都分布在 地区,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对外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开发历史悠久。

巴西与澳大利亚相似的地方还有:都有丰富的优质的 矿。

10.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内陆的巴西利亚,原因是:

①加强对 的开发和管理。

②缩小 地区城市的规模,避免出现

问题。

11.读右图填空:

河流① ,平原②

高原③ ,水电站④

城市⑤ ⑥ ⑦

纬线的名称:A B

濒临的大洋C

我想求初一上册地理复习题及答案

22.D (用7月的温度减去1月的温度,就是25-(-5)=30度

23.C 直接看表格就是7.8月份

24. B 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判断就可以了(从图表中看,因为雨热同期,所以是季风气候)

25.A 青稞是种植在高寒地区的,比如我国的青藏地区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以上是复习提纲

以下为题

09-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月考测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地球仪上不会相交的两条线是( )

A.0°经线和0°纬线 B.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C.北回归线和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和地轴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两座山峰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4千米

3.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向西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南向北 D.自西北向东南

4.关于东西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W以西是西半球 B.西半球的大陆有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C.印度洋全部处在西半球 D.西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

2009年12月6日第二届福建土楼文化节在南靖县开幕。“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一条重要原因是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此回答5-7题。

5.福建土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主要建筑材料是( )

A.砖头和木材 B.泥土和木材 C.石头和泥土 D.水泥和钢筋

6.土楼底层是厨房,二楼一般用来储藏谷物,这样布局的作用是( )

A.在潮湿的环境中保持谷物干燥 B.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谷物温暖

C.使谷物中的虫子被烟熏死 D.使谷物事先稍微烤熟,节省做饭时间

7.在保护土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中,合理可行的是( )

A.对于破旧的土楼,政府应拨款推倒重建

B.动员土楼居民全部迁出土楼,避免造成损坏

C.禁止在土楼内饲养牲畜,以整洁面貌迎接游客

D.土楼墙壁涂抹水泥白灰,以免风雨侵蚀

8.人口停止增长也会带来许多问题,所以有的国家鼓励生育,如下列国家中的( )

A.中国 B.印度 C.法国 D.孟加拉国

9.埃及主要的语言和主要的宗教是( )

A.英语、基督教 B.阿拉伯语、基督教

C.英语、伊斯兰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10.吸引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 )

A.优越的教育条件 B.更多的工作机会

C.优美的自然环境 D.丰富的文化生活

11.超人有上天入地的本事。超人从杭州附近(30°N,120°E)入地,垂直穿过地心,从地球另一端钻出,那么钻出地点的经纬度是( )

A.(30°S,120°W) B.(30°S,60°W)

C.(30°N,120°W) D.(30°N,60°W)

12.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地图 D.南靖地图

13.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鞍部

14.降水最多的纬度带是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北极圈附近

15.某气象观测站一日2时、8时、14时、20时测得当地气温依次是22℃、24℃、35℃、27℃,则该地当日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

A.24℃和22℃ B.35℃和13℃ C.35℃和22℃ D.27℃和13℃

16.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17.关于发展中国家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以初级加工为主 B.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C.服务业特别发达 D.多数曾被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侵略剥削

18.中俄国界东段(东北地区)划分依据是( )

A.河流 B.山脉 C.纬线 D.民族

19.南南合作是指( )之间的合作

A.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南半球国家与南半球国家

20.以下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 B.世界卫生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 综合题(共计60分)

21.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地球处于A点时,日期在__________前后,节气是__________。

(2)地球处于B点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漳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________。

(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的是______。(选填A、B、C、D)

(4)现在(12月中旬)地球处在_________(选填AB、BC、CD、DA)之间。

22.下表是我国某城市的气候资料,阅读并回答问题。(12分)

月份 1 2 3 4 5 6

降水量mm 39.0 58.8 81.0 102.3 114.5 152

月均温℃ 3.7 4.6 8.5 14.2 19.2 20.3

月份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128.2 133 155.6 60.5 51.2 34.7

月均温℃ 24.8 24.7 23.6 18.3 12.4 6.1

(1)根据气候资料数据,该城市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季如春 B.四季分明 C.终年严寒 D.终年炎热

(3)该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乌鲁木齐

(4)该城市冬季的降水量总计________毫米。气温年较差________℃。

23.读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红海位于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之间。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红海面积将会___________。

(2)几百万年前红海的形态与( )最接近。

A.地中海 B.东非大裂谷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3)海啸通常由海底地震引发。以下海域,海啸发生最频繁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4.读某乡村聚落地图,回答问题。(12分)

(1)养殖场会给河流带来污染,应该建在河流的____________(选填上游、下游)。公路桥附近河流大致流向_____________(方向)。

(2)这个养殖场位置合理,避免了村庄闻到来自养殖场的令人不适的气味。可见当地基本不会吹___________风。

(3)地图基本要素中,本图缺少的是__________。图中属于注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以下不属于聚落组成部分的是( )

A.村庄 B.耕地 C.河流 D.养殖场

25.读1950-1955年和2000-2005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平均寿命和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统计表,回答问题。(12分)

项目 非洲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1950-1955年寿命 37.8 41.4 65.6 51.4 68.8 60.3

2000-2005年寿命 48.9 67.2 74.2 70.4 77.4 74.1

人口平均寿命变化 11.1

1950-1955年比例% 8.9 55.8 21.3 6.8 6.8 0.5

2000-2005年比例% 13.4 60.7 11.6 8.6 5.2 0.5

人口数比例变化% 4.5

(1)2000-2005年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两个大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历史时段比较,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减少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平均寿命变化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平均寿命延长_________岁。

(4)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是各大洲中最高的,列出所有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月考测试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B A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A D B C A B A

一 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21.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12月22日,冬至。

(2)赤道;昼夜等长;秋季。

(3)A (4)DA

22.下表是我国某城市的气候资料,阅读并回答问题。(12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B (3)C (4)132.5;21.1。

23.读板块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非洲,印度洋;扩大

(2)B (3)A

24.读某乡村聚落地图,回答问题。(12分)

(1)下游;北方 (2)东北

(3)比例尺;耕地、公路、村庄、河流、养殖场(答两个即可)

(4)B

25.读1950-1955年和2000-2005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平均寿命和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统计表,回答问题。(12分)

(1)北美洲、欧洲 (2)欧洲,北美洲 (3)亚洲,25.8

(4)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指哪三九哪三伏?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1

 我给学生讲解《世界的气候》这课,主要从各个温度带的气候资料图来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的气候特征,很多都需要老师补充讲解。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分为2个课时。在上课前,为了能更好地上好这一课,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设计,从思路的编排,学生活动的策划,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等方面仔细推敲。主要的思路:首先由五个温度带的产生引入世界各地气候不一样,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一课时:热带的气候类型。从热带的四种景观图引导学生思考:都位于热带,温度都是终年高温,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呢?----引出原因:降水的差异。然后从四个不同气候地区的气候资料图中逐一分析各自的特点。这部分时间的安排的长一些,最后让学生自己找出热带这四种气候类型在地球上的具体分布位置。

 上完课后,我自己的第一感觉便是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与学重在学。可以说是深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的缘故,我在课堂上总是不敢放手把时间给学生,总怕学生把课堂弄砸,从而使得课堂是我在唱独角戏。说到底是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转变,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还好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我,即使学生在分析总结地理规律、地理原理时出错了也没有关系,正好可以把其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从错误中悟出道理,这样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本来这节课难度就大,比较抽象,再加上自我的因素,主要内容虽然是讲完了,但心里却一直没底,不够踏实。深感要想取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自己教学能力仍须提高。

 其次,学生的综合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如讲到热带四种气候资料图的温度和降水中,学生综合分析气候特点时能力明显欠缺。特别是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点时,降水一个较多而后者较少这一概念在学生思维中有些分不清。感觉“以气温定带”好理解,可是“以降水定型”就有些困难。所以觉得应该从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多激发和引导学生多去思考和探索几个“为什么”。要从学生以识记向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养,从而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转变。

 综合以上这些方面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要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现在,我的心仍悬着,因为不知道我的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现在看来,摆在我面前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2

 《世界的气候》一节难点较多,气候类型名称比较多,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对气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分析就更不到位,常常出现“张冠李带”的现象。

 经过分析与比较,我觉得先让学生在世界气候图上认识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首先让学生找出主要的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再找出亚欧大陆东西部和大陆内部的主要气候类型,对这节课的内容行程直观的认识,最后再开始运用各自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点,这样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再加上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各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表述某地的气候特点的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课给设计好,尽量把难的问题处理简单,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自己的教学,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地理的快乐!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3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地理教学的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理解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通过和视频让学生更能够直观的感受每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区别。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其结论再加以分析。同学可以自己表述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看法和见解。

 但在本节课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改进:

 1、出现口误:我们不能直接的说成热带荒漠气候,因为荒漠是景观,如果形容气候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

 2、高原山地气候它是属于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不属于寒带气候类型。

 3、在比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时,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出二者的区别,仅仅从夏季降水量上分析是不准确的。

 4、在热带气候类型的幻灯片中,应该用比较明显的颜色进行区分几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区别,这样更直观。

 5、给学生的时间较少,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但是有些问题可以再深入一些,比如说到非洲,可以提到非洲的气候具有典型的对称分布的特点。

 6、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先看图例,再分析名称,再对应相应的位置,深入分析;注重突破重难点;板书要尽量完善。

 7、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4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完成地理教学的关键。由于本课内容的枯燥性和理论性太强,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目的;教师则通过问题的设计、分组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结合问题进行课件演示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表达自己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组内和组间交流中学会自评和评价他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育理念,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意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由于本课内容的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加上本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较差的班中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学习的结果是他们只知道五带的名称和典型的气候类型名称,而有关各种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状况不是很清楚,而对气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分析就更不到位,整体感觉较模糊,表述不清,出现“张冠李带”现象。而对于较好班而言,基本上掌握了各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表述某地的气候特点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研究如何调动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和美感。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5

 本节课内容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学好这一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地理作为非中考学科,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堂上参与意识较弱。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研读了地理课程标准及解读,认真把握教材,结合区里一题统领的原则,认真设计问题,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完了本节教学。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点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利用效率高: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和地图,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及多种景观等等,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上植被的特点,学生能感受到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当天的天气预报回忆天气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气候这一概念。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哈尔滨市的气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哈尔滨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课堂提问科学合理:

 (1)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经过认真备课,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精心设计问题。比如复习旧知(世界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时,为了降低难度,我将问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回忆气候的描述方式及特点,我设计问题:你能描述哈尔滨的气候特点吗?从而引出不同气候的描述方式,总结出气候的特点,这样的衔接处设计的问题非常得体;而本节课的重点是气候的类型及分布,因此在读图活动时为了提高效率,先让学生观察图,试着针对图提出问题让组内成员回答,然后我出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既给学生自主权,又逐步突破了障碍,突出了重点。而对家乡的气候优势分析时,我提出问题:根据气候直方图,判断家乡气候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你喜欢这种气候吗?你知道这种气候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这一系列问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分析气候优势,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认为这是在关键处设计的问题。

 (2)提问的方式较为灵活:比如课前预设好的教师提问,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学生自问、互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的追问,分析完问题后的学生针对不明白的地方的提问等等,总之,我尽量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3)注意了科学的等待时间:在近期的“有效提问”理论学习过程中,我懂得了提问要给学生时间,不是教师提问后学生马上举手,代表学生表现好,能力强,效果佳。因此,提问后我都尽量停留几秒钟时间,稍难的问题就多等一会,只有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或表达不清时,给予学生“第二等待时”,耐心的听完,耐心地加以引导,而不把学生思维的火花随意地泯灭。

 5.学生读图时深入指导: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不太适应,尤其是地图的使用,因此在小组读图时,我进过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耐心指导,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6.注重激励性评价,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对于不太肯定的答案常常犹犹豫豫地举手,因此我会说“勇敢些,抓住表达的机会!”对于平时学习不积极,本节课表现好的学生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本节课你表现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保持着这种学习热情,以后的学习会收获很大的!”判断天气还是气候的语句时,我提问了坐在最后不打算回答问题的一名同学,我观察他不打算参与课堂学习,提问时我用体态语言和语气进行提示,结果他回答正确了,“好极了,你的答案是正确的!”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结果在课堂上表现的非常积极。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备学生不够细致。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时,指导的少一些,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有些乱,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

 2、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时花费时间稍多,稍有些啰嗦,比如学生读图时就应该提醒填表格,结果有些窝工,导致后面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这部分教学时间有些紧。本应由学生分析气候特点的,结果集体回答,不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阅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3、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

 4、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会摒弃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已,我要不断的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老师。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6

 今天执教了《世界的气候》一课,下面谈谈这节课自我感觉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整体上说一下自己这一堂课的情况。这堂课整体来说思路比较清晰,但是教学目标与课标有些偏离,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解读课标也没有很好的研究教学参考导致的。在教学基本功上感觉自己还是语言上欠缺很多,语调太平淡,一节课始终是一种语调听不出重点,板书还是不好第一字不好,第二不整洁,第三内容不成体系。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特别是学生上台指图时,只关注了指图的学生,这时忽视了台下的同学,使得出现台上台下学生联系不起来,互动效果不好。

 其次,具体来说一下讲课过程中的问题。导入部分,采用景观导入较好,但是导入的太陡了,如果在同学们说出是气候不同导致的这些地方景观不同后加上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气候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导进来就比较好。接下来是“自主学习”环节,学习自学课本图3-22完成大屏幕上列出的要求,第一个问题是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学生找出是一年,接下来我让学生比较了天气与气候,然后又返回来讲的气候的两个要素,这个环节顺序安排的不好,感觉把描述气候的时间与两个要素分开了,要先了解了气候之后再对天气与气候作对比比较好。

 接下来是回顾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来说的,学生指图说完后都是我对他们进行的评价他们说的不完整时也是我来补充的,这样感觉台上台下有些脱节,如果让台下的同学对台上同学的回答做个补充或评价的话,这样互动效果就会显现出来。由气温和降水差异过渡到气候的差异这个过渡还可以。接下来先让学生读图3。23找出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这个地方的指导读图方法比较到位。

 接下来先回顾以前知识温度带名称范围也是让学生上台指图来说,让学生指图主要是为了突出地理学科中图的重要性。下面的环节是让学生分别找出位于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首先我来示范如何找,指导他们如何读图,下面就由他们自己找出,然后同学交流,最后再由学生上台分别指图说出。在学生指图时往往指的是点而不是范围,而我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对学生的指图进行纠正。在这一环节中,对分布在每一温度带内的气候类型的具体分布位置没有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接下来具体介绍了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我先给学生从分布与特征两个方面讲解了热带雨林气候,然后观看这种气候类型的景观加深印象。主要是教给学生分析气候类型的方法,便于下面学生自己分析另外三种气候类型。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结合在一起的图,先要介绍如何读这种类型的图。接下来就是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对另外三种气候类型从分布与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再找学生上台指图给大家分析,我在一旁指导纠正,这个环节台上与台下也有些脱节。

 还有热带草原气候和季风气候特征这两者处理的不好,如果把两者做个比较,把两者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效果会比较好。

 接下来是对四种气候类型进行的总结,先通过动画观看总体的分布,然后再做练习对四种类型的特征进行巩固,最后对整节课内容回顾总结。由于时间把握的不好,最后的练习用的时间较短。

 最后,通过这次授课比赛,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大,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提供了动力。因为又给我继续努力的动力!每次听课后的评课给我收获最多,有些问题自己发现不了,通过各位老师的点评总能给我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总之,我相信只要能发现缺点及时改正,在课堂上勇敢地改变自己,自己进步会更快。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7

 本节课内容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学好这一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参与意识较弱。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设计问题,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地完了本节教学。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点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利用效率高: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和地图,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及多种景观等等,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上植被的特点,学生能感受到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当天的天气预报回忆天气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气候这一概念。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灵石的气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山西省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备学生不够细致。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时,指导的少一些,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有些乱,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

 2、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时花费时间稍多,稍有些啰嗦,比如学生读图时就应该提醒填表格,结果有些窝工,导致后面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这部分教学时间有些紧。本应由学生分析气候特点的,结果集体回答,不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阅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3.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

 4.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会摒弃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已,我要不断的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老师。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8

 本节课内容是第二章最难的一节,本节课就是前两节《世界的气温》和《世界的降水 》的综合运用。所以说这一节课对于初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来说,理解起来很难,特别是看世界气候类型图或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来明确某一气候类型的世界分布及气候特点。

 所以这一节内容讲解时要注重看图训练讲解,注重学生对世界气候图的理解记忆。

 这一节在讲解过程中不要泛泛的讲全球各地的气候,只要学生看图能知道主要气候类型在哪有分布 ,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就可以了。主要以亚欧大陆为例来进行讲解,因为考试时对于咱们中国的学生考查有关亚欧大陆的内容更多些 。

 我们教学的目的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有就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这已经接课内容的学习使我有重新认识到学生看图学地理的`重要性和效率。说白了学地理就是在学地图,只有地图会看会读了才能学好地理。不会看地图永远不可能把地理学好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将强对学生读图看图能力的培养,讲课看图,做题也要多训练读图题。

 还有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前后连贯学习的习惯。因为这一节就是前两节的总结应用,所以在讲授这一节内容是要学生适时的回忆前面的学习内容,这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并且把前面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后面的学习中,教学效果更好。

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扩展资料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秉承天地之元气,调节人体之经脉,中国古代的历法,根据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确定季节,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

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因此人们应该懂得如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

参考链接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_百度百科

东亚气候特点及成因

同学们为能在 八年级 地理的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要准备一些期末试卷来练习,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50分)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1)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l~2题。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2),回答3?4题。

3.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4.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 措施 是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 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 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3),回答5?6题。

5.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部沿海地区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南部地区

6.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气候因素 D.矿产分布

西亚地区宗教复杂,物产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地区,读4,回答7?9题。

7.西亚居民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黄种人、__ B.白种人、伊斯兰教

C.黑种人、犹太教 D.混血种人、佛教

8.4内①②③④国家中,不是石油输 出国 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关于该地区特产和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紫羊羔皮?⑤国 B.安卡拉羊毛?②国

C.羊毛地毯?④国 D.椰枣?③国

10.S 符号所表示的天气是

A.雾 B.霜 C.沙尘暴 D.西风

11.该符号表示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华南地区

读2?四大洲轮廓,完成12-13题。

12.气候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南北对称但是季节相反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13.A洲国家与D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经济全球化

读3?南极地区,完成14-15题。

14.A点的坐标是

A.70?N,30?W B.70?S,30?W

C.70?N,30?E D.70?S,30?E

15.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

读4,完成16-17题。

16.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为平原的是

A.A B.B C.C D.D

17.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A.A B.B C.C D.D

工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我国工业部门齐全,轻重工业发展都较快。根据所学知识回答l8?19题。

18.位于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A.重庆、武汉 B.京津唐 C.包头、太原 D.鞍山、本溪

19.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呼和浩特纺织工业应为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D.纺织工业

铁路运输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读我国部分地区铁路分布(7),回答20?21题。

20.从上海到兰州走便捷的线路,依次经过的铁路枢纽有

A.徐州、郑州、西安 B.南京、济南、郑州

C.西安、南京、徐州 D.南京、武汉、洛阳

21.下列铁路线附近,既有观光、 文化 旅游景点,又有沙漠探险内容的是

A.沪杭线一京沪线一京哈线 B.陇海线一兰新线~南疆线

C.浙赣线一湘黔线一贵昆线 D.陇海线一宝成线一成昆线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很多的事物,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读下面甲乙丙丁4幅

汽车牌照片,回答22~23题。

甲 乙 丙 丁

22.上面4幅汽车牌照属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甲 8.乙 C.丙 D.丁

23.关于上面4幅汽车牌照属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甲一长沙 B.乙一济南 C.丙一贵阳 D.丁一杭州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5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后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读,回答24~25题。

24.下列环渤海经济区的港El中,位于渤海沿岸的是

A.天津、青岛 B.烟台、大连 C.秦皇岛、天津 D.秦皇岛、烟台

25.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缺乏煤、铁和石油资源 B.水陆交通不便

C.开发较晚,工业基础不好 D.水资源短缺

26、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NBA球赛现场直播

B、赣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D、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27、幅样,在下列比例尺中,能更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的是

A、1:1000000 B 、

C、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 D、

28、“十一”黄金周期间,东仔同学在珠海街头看到某旅行团乘坐的一辆车牌号为“湘A57681”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决断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大的是

A、这辆大巴来自河南 B、游客在余中看到成片的稻田一望无际

C、该车辆穿越了辽阔的黑土地 D、车上旅客沿途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29、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天涯海角隆冬暖?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春风不度玉门关?与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C、青藏高原盛夏寒?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华北平原春干旱?与海陆位置有关

30、读等高线(2),决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中小河的流向总体来说自西向东 B、甲村到乙村的距离约为500千米

C、乙村与中最高山峰的温差大于6℃ D、A、C地是山谷,C、D地是鞍部

读6?世界某地区,完成31-32题。

31.通过A海峡货轮运输的矿产主要是

A.铁矿石 B.煤炭

C.锡矿石 D.石油

32.该区具有航运和战略重要地位的水道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33.读8?某气象站测得该市某日的气温数值,该日

气温的日较差是

A.10?C B.20?C

C.38?C D.5?C

读9?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完成34-35题。

34.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35.在分层设色地形上,该洲颜色大部分是

A.蓝色 B.**

C.褐色 D.绿色

读10,完成36-37题。

36.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7.聊城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A.a B.b C.c D.d

读11?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完成38-39题。

38.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是

A.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B.呈半环状

C.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D.季风气候典型

39.中⑤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美洲西部

C.非洲北部 D.欧洲西部

读12,完成40-41题。

40.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A.1000mm B.200mm

C.680mm D.880mm

41.B地的河流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 B.水流量小 C.无结冰期 D.江阔水深

读13?辽中南地区,完成42-44题。

42.A港口的名称是:

A.大连 B.秦皇岛

C.天津 D.烟台

43.A港口所在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4.根据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① 钢铁工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海洋渔业 ④畜牧业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阅读表格,完成45-46题。

城市 纬度(N) 海拔(m) 一月均温(?C) 七月均温(?C)

那曲(x藏) 31?29? 4507 -14.4 8.8

南京(江苏) 32?00? 10 2.3 28.8

45.那曲(x藏)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A.干旱 B.高寒

C.温和多雨 D.冬雨夏热

46.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读15?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完成47-49题。

47.中所示不是我国资源调配工程的是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西电东送 D.南水北调

48.西电东送工程中线和南线输送的能源类型是

A.水电 B.火电

C.风力发电 D.核电

49.西气东输工程终点地区输入该资源的原因是

A.矿产丰富 B.光热充足

C.土地紧缺 D.能源缺乏

读18?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完成50--51题。

50.b地形区为: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德干高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

附加51.该地形区最主要的气候灾害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旱涝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得 分 阅卷人 复核人 51.读19?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地形部位名称:A B

(2)有人认为C处是一座火山,请你从中找出支持这种说法的依据

(3)写出中河流干流D的大致流向 ;本区的河流①、②、③、④中,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4)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本区最适合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a、畜牧业 b、 种植 业 c、渔业 d、林业

(5)分析说明甲地居民点的形成条件。(1分)

52.(8分)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读我国地形区分布(下),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耕作制度(熟制)是

(2)B是 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治理的最根本措施是一。

(3)C是 平原,该平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

(4)D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 对于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小明和小芳同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小芳 小明

53.(6分)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读16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城市;B 海峡;C 港口。

(2)台湾的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区,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台湾是我国多地震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54、甲和乙所示地区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的东北部,都是本国的老工业区,为本国的经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比较后回答: (10分)

(1)甲所示的是 工业区,乙所示的是 工业区,两工业区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矿产)资源丰富, 便利

(2)甲所示的A是 海,B是 半岛

(3)乙中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 ,该带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4)甲中的省级行政中心C是 ,乙中的芝加哥是美国的 中心

55、读4,比较后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雅典位于 海沿岸,属于 气候,降水集中在 (季节)

(2)雅典和北京相比,气温年较差大的城市是

(3)①所有大洲西侧濒临的大洋是

(4)关于②所处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D、该大洲的东部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

(5)甲所有区域的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以 (海湾)及其沿岸地区分布是为集中;用船只运输该资源,向西航行到西欧,最近便的航线须经过 运河。

(6)古雅典附近多火山、地震,是 挤压碰撞造成的。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56、5中ABCD表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据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ABCD四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其中A是以线大致是 、B是以 为主的耕地;A、B之间的界线大致 ㎜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 、丘陵地区;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的农业生产地区是 (填字母代号);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任写一个)。

(3)2009年2月在我国北方发生的春旱使当地的 (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

(4)C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是 ,D区域跨了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和 。(地区)

 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A 2.B 3.D 4.C 5.B 6.C 7.B 8.C 9.A

10C. 11--15 AACDD 16.C 17.B 18.A l9.B 20.A 21.B 22.A 23.B 24.C 25.D

26---30 ABBDA 31--35 DAA BD 36--40 ADBDC 41--45 CABBB 46--50 DDADA 51.D

二、综合题(共50分)

51.(7分)

(1)陡崖(1分) 鞍部(1分)

(2)山顶等高线数值向内递减,山顶有洼地(或盆地),可能是火山口(1分)

(3)从西北向东南流(1分) ④(1分) (4)d(1分) (5)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答对其中两条得分)

52.(8分) (1)东北 一年一熟(每空l分,共2分)

(2)黄土 植树种草(每空l分,共2分)

(3)华北(1分) 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形成的(1分)

(4)同意小明观点。大力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同意小芳观点。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应当限制当地农业生产。

(两个观点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53.(6分) (1)台北 台湾 高雄(每空l分,共3分)

(2)西部平原(1分) 地形平坦,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

足(1分)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者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1分)

54.(1)甲是辽中南钢铁工业区,乙是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区。

共同的有利条件是:煤矿、铁矿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

(2)甲A是渤海,B是了辽东半岛。(3)乳畜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气候。

(4)C是沈阳,乙肉类加工中心。

55、(1)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 (2)北京。

(3)大西洋。 (4)C (5)石油、波斯湾,苏伊士运河。 (6)B

56、(1)A水田、B旱地;800㎜年。(2)平原;A;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3)小麦。 (4)林地,青藏高原区和西北内陆地区。

看过初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的还看了:

1. 桐城市八年级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

2. 一中初中8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练习试题和答案

3. 2016年初二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4. 2016初二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气候的威力!点击答案!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我来帮你简单归纳一下吧.

东亚首先是它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形成原因是由于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很大,从而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其次,东亚西部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从而形成降水较少,年较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这一气候区由于东西部距离海洋的远近差异很大,从而东西部气候差异也是十分明显.

最后,东亚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为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的威力阅读答案

①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②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温度;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在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③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6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5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6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路程时,突然刮起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才把机上人员抢救出来。值得庆幸的是,8名人员全部脱险。实际上,在南极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气候的威力

综合测试答案:

1.C

2.(1)“首先……非常敏感的。”(2)“另外……反射回去。”(3)“南极不仅仅……海洋环流的中心。”

3.概括 具体

4.a.打比方,具体而形象的说明了南极冰盖对太阳能量的反射功能。 b.打比方,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地地球气候的影响。

5.示例:森林就像一座巨大的氧气库。(言之成理即可)

补充问题+解答 第7段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2.气象学家为什么对南极的恶劣气候喜出望外?

明确:因为南极对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三个关键性因素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3.南极有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

明确: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南极冰盖的存在和季节性胀缩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制约;南极对全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间的热交换有影响。

4.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因素来说明顺序的?

明确:由表及里、由次到主、层层深入的逻辑顺序。

5.举例说明第二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1)从“首先”“另外”“还有”可以看出,是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的。

(2)“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往外延伸五五皿千米,这将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这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能量变化的敏感。

(3)“冰对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约是水的5一历培。而在冬天,冰盖的面积是夏天时的5倍,最大时覆盖了整个南半球面积的8%……”这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季节性胀缩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反射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举南极、北极在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间热交换的不同作用的例子亦可) (4)“中国的气候变化似乎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5)“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这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的反射作用。(举课后练习二的第3、4句亦可)(解说:由第一课时布置的作业 过渡到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1、2旨在体会说明文过波段的作用;3、4与5则继续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两个方面对课文内容加以研习,落实两个教学重点。)

二、研习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怎样的内容?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南极冰盖如果融化将会给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

三、课堂小结

1.依据第一、二部分的内部结构层次以及两部分的关系,综观全文,思考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部分,作者先写风大的特点,接着写大风的直接后果——酷寒,然后再写气候的多变,层层深入;第二部分,作者由表及里、从次到主,逐层分析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全篇看,作者由南极自身的气候特点和威力说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按照逐层深入的逻辑顺序加以说明的。

2结合文中所用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分析课后练习二中比喻句的表达效果,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通过比喻,用读者熟悉的、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准确地、形象地描摹所要说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避免了科学术语的抽象、难懂、平白,使人容易明白,印象深刻。

3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略)

(解说:总结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整体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起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