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未来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世界气候大会最新消息新闻_世界气候大会

tamoadmin 2024-09-03
1.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南极大陆气温创新高,为何气候会出现大变?2.曾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王相军意外离世,西藏探险为何那么难?3.德班气候大会成果?4.气候

1.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南极大陆气温创新高,为何气候会出现大变?

2.曾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王相军意外离世,西藏探险为何那么难?

3.德班气候大会成果?

4.气候变暖

世界气候大会最新消息新闻_世界气候大会

国际:1哥本哈根大会7日开幕 美欧日联手施压中国。 酝酿已久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于明天(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由于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和资金援助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预计双方将在会议上展开激烈的论战。会议召开之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公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但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仍然对中国至少40%的减排目标心怀不满。据预计,三方将在大会上要求中国进一步增加减排。而报道称,中外专家认为,北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2印度前高官:印度拥有核武器主要用于对抗中国 印度前国家安全问题顾问米什拉警告称:“印度将在5年内接受中国和巴基斯坦两条战线的严峻挑战。”。印度曾于1962年与中国爆发边境冲突,拥有核武器的主要理由也是为了对抗中国。 《印度教徒报》的战略问题主笔瓦拉达拉扬表示:“中国和印度之间从不缺乏紧张话题。”两国对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等的争夺便是其中之一。因运送中东和非洲的海路位于印度洋上,掌握印度洋的控制权将成为两国维持经济发展的关键。 国内: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决定房地产刺激政策去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备受各方关注,原因在于为明年中国整体经济工作定调,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中国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的成绩单;而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意义非同寻常,有关经济政策是否保持连续性、促进消费需求以及如何应对通胀预期等热点颇受关注。 2辞职报告就有些事做得不够好致歉 城市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书写的。12月3日,在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辞去重庆市职务。这位深爱这座城市和老百姓的,挥了挥手,正式告别重庆政坛。

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南极大陆气温创新高,为何气候会出现大变?

如何写新闻消息初二?参考如下:

标题:全球气候峰会达成历史性协议 缓解气候变化迎来新希望

新闻内容:

近日,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COP25)在西班牙马德里圆满落幕。此次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国的代表,他们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最终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为全球气候治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为期两周的峰会上,与会代表们深入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也分享了各国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各国代表在会议上就碳排放、可再生能源、森林保护等议题进行了积极交流,并就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历时的磋商后,各国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决定加大减缓气候变化的力度。根据协议,各国将共同致力于减少碳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加强森林保护,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各国还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的世界。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达成的协议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他强调,全球气候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应该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共同保护地球家园,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一历史性的协议不仅受到了各国的高度评价,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媒体和专家普遍认为,这一协议的达成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国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共同迎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这篇新闻,我们了解到了最近发生的重大,并了解了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这篇新闻报道的结构清晰,涵盖了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语言简明扼要,表达准确清晰,符合新闻报道的要求。

曾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王相军意外离世,西藏探险为何那么难?

到目前为止,世界气象组织从南极收集的各项数据都可以显现,今年的南极大陆气温的确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其实之所以今年的南极气候会出现大便,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工业体系发生了大的转变,同时受到暖流的影响。毕竟今年到赤道地区温度的确非常的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今年的气候为何会出现大便。

第一,南极大陆气候的身高有哪些影响?

很多人在看到气温升高的时候,肯定都会想到,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毕竟在很多人小学学的课本上就介绍过,气温升高将会导致南极和北极冰川的融化,而这会提升海平面的上升,从而淹没我们的大陆。但实际上气温的上升对于整个地球来说,一直是潜移默化不断进行的,特别是在这一段时期内。

第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如果对全球气候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发现,每年世界气象组织好像都会发布这样的新闻报道,表示我们的气温正在逐渐的上升当中,而这会导致冰山融化,这主要是因为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来,我们到人类活动正在逐渐的改造我们的自然界。而我们才放的温室气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断的提升全球的温度。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地球的温度也是在自己不断的上升当中的。

第三,为什么说地球的温度也在逐渐的上升?

因为气象学家在调查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点,那就是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滨河四季当中,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现在的温度是比较低的,而一旦我们的地球度过这一次的冰河世纪,也就意味着全球的温度又达到一个顶峰,在这样的情况下,冰川自然而然也会消融。

德班气候大会成果?

12月27日和26日,有网络报道称,四川广安青年王向军坠入冰川瀑布,于12月20日死亡。据红星报记者了解,葵哥王向军已于26日在速记平台更新了个人账号。2020年12月20日,我的哥哥,你的老王,永远离开了这个爱情瀑布。到目前为止,我希望你不要到这个地方去炒作和尊重死者他痴迷于冰川,毕生致力于冰川。这是他最好的目的地。

被网友称为冰川兄弟的王相军,用7年时间徒步70多条冰川,记录冰川融化前的场景。2019年12月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年29岁的王相军应邀走上讲台,与全球气候专家分享他多年来冰川的影像资料,希望更多人关注气候变化,参与环境保护。

1990年出生于四川广安农村的王某,在速记平台上被称为西藏探险王(记录冰川)。目前,她有一百四十七万粉丝。在很多网友的印象中,王祥军总是长着一头毛茸茸的鸡毛,出现在各种冰川上,翻开干裂的嘴唇,向老家伙介绍冰川的位置和现状。葵哥新闻记者发现,王相军的速记最近说,我哥哥老王在2020年12月20日被永远留在了他最喜欢的爱情瀑布里。到目前为止,我希望你不要到这个地方去炒作和尊重死者他痴迷于冰川,毕生致力于冰川。这是他最好的目的地。

12月26日晚,红星报记者从一名家属处证实了王相军死亡的消息,家属称王相军的尸体尚未找到。不少网友表示,不相信王相军去世的消息,希望这只是一个剧本。有网友留言说,你留在遗忘和欢呼的地方,祝你在另一个世界过上美好的生活。

气候变暖

经过14天的马拉松会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和以往的气候大会不一样,本次大会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一是通过决议要求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二是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使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在资金、技术方面切实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不过,尽管德班大会成果积极,但远难称完美,仍留下问题待明年的卡塔尔气候大会解决。

大获成果对发展中国家总体有利。在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力争下,大会通过的文件没有使用欧盟提出的“路线图”、“法律效力”等词句,而改为“进程”和“法律框架”;明确了绿色气候基金的资金来源将以西方的资金为主,企业投资为辅,而发展中国家将在自愿的原则下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上,美国和欧盟的分歧正在加剧,而且愈加公开化。欧盟代表赫泽高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批评美国在气候变暖问题上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她说,欧盟在控制气候变暖问题上正在发挥“***”的角色,欧盟和美国渐行渐远。

美国对欧盟则取了避其锋芒、迂回应对的策略。美国气候谈判特使斯特恩先是对欧盟的“路线图”表示不感兴趣,甚至说“路线图”的提法本身就有问题,但后来又模糊地表示支持,称美国也希望建立一个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机制。但就在斯特恩表态的当天,美国院澄清说,这并不意味美国已同意加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

针对欧盟提出了绿色气候基金应尽快建立的要求,美国没有反对,但同时又以基金的透明度、管理模式和资金来源不符合美国要求为由,阻挠基金尽快成立。

美国和欧盟之所以一个保守一个积极,背后都有深刻的利益动机。美国不愿意为减排指标而牺牲利益,而欧盟却试图利用减排指标和其成熟的碳排放交易系统谋取利益。然而这种差别,使欧盟在第二承诺期上与发展中国家找到了更多共同语言。最终,各方使美国成为了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孤立者”。

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在此次大会上难免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根据记者收集的反应,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十六字:坚持原则、有所作为、游刃有余、把握得当。

中国代表在会上的发言中,坚持了两个核心要求:必须坚持《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落实资金援助,这一立场既代表了“基础四国”(中国、南非、印度和巴西)和77国集团的利益,也反映了其他发展中国的诉求,如非洲国家集团、小岛国集团等,得到了与会的发展中国家代表的积极肯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德班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宣布,中国愿意有条件接受2020年后的量化减排协议,但前提是发达国家必须签署《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落实适应、技术转让、森林、透明度、能力建设等共识;加快对各国兑现承诺、落实行动情况的评估;坚持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则,确保环境的整体性。

本次大会、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马沙巴内表示,中国的声明已经开始回答如何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问题了,这为下一阶段的顺利谈判开了好头。参加此次会议的不少非组织也对中国给予高度评价。在环保领域较有影响力的非组织“喜马拉雅共识”的创始人龙安志(Laurence Brahm)对记者说,在气候问题上积极表态,是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表现,中国在这方面交了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说,“中国在本次大会上代表广展中国家明确表明了立场,坚持了原则,显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行动上,中国也走在了许多国家前头,特别是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地制定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而与中国相比,美国做得远远不够,它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仍坚持高耗能的发展模式,成为了节能减排的一大障碍,也是本次会议的绊脚石。

不过,此次德班大会取得的成果距离完美还差很多。《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究竟是到2017年还是2020年还待定,参与的发达国家减排力度还远远不够,距防止地球升温2摄氏度的减排要求相差甚远;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也远不到位;尽管绿色气候基金已宣布成立,但其资金来源和管理机制上仍有空白,目前只能算是一个“空壳”。

温室气体

大气中由自然或人为产生的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所放射的热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 气候系统是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大气、水圈、冰雪圈、地表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随时间演变的过程受到自身内部的动力学影响,以及受到外部强迫的影响,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变化,还受到人为强迫的影响,如:不断变化的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系统是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大气、水圈、冰雪圈、地表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随时间演变的过程受到自身内部的动力学影响,以及受到外部强迫的影响,如: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变化,还受到人为强迫的影响,如:不断变化的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等多种,由于这些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 气候变暖

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编辑本段背景

影响地球表面气温变化的因子很多,但一般认为主要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两大类。就自然因子而言,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都可能影响全球或区域气温变化。由于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历史序列资料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气候系统如何响应太阳输出辐射变化的认识还很初步,严格地说目 气候变暖

前还无法准确评价其对全球和中国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海洋-大气系统年代以上尺度的低频振动,如北大西洋涛动(NAO)、北极涛动(AO)、太平洋年代涛动(PDO)或ENSO的多年代振动,对全球和区域气温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对地面气温变化产生影响。城市化及城市热岛效应也可以看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局地表现形式。 最近的IPCC报告指出,过去100年特别是过去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主要是由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这一结论主要基于大量的观测事实和气候模式模拟分析。模拟研究一般用全球大气-海洋环流耦合模式,考虑自然强迫因子如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以及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模拟20世纪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这些研究表明,当只考虑自然强迫时,模拟不出来20世纪的全球变暖;当只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可以基本上模拟出20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来;而当输入所有的强迫时,模拟与观测的气温变化过程吻合得最好。IPCC报告认为,影响20世纪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近50多年的全球变暖中起到主导作用。 北极因气候变暖首次变成孤岛

多数科学家还相信,人类活动不仅引起全球平均地表气温的明显增暖,也是造成暖夜、暖日和热浪增多以及冷夜、冷日和寒潮减少的主要原因。人为引起的全球变暖还造成山地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水循环过程加强。 但是,许多科学家也认识到,引起气候变化的因子是非常复杂的,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人口剧增因素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 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编辑本段导致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1] 气候变暖----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气候变暖-----水污染因素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气候变暖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编辑本段条件

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 气候变暖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研究院的伊藤公纪教授制作了一张图表。从图上看,过去200年间地球平均气温和太阳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伊藤公纪由此推断,太阳活动对气候变暖也有影响,仅用温室气体增加解释气候变暖可能不够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温的影响已被专家们关注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太阳活动剧烈。 比如史料曾记载,公元17世纪时太阳黑子很少出现,当时的地球气候也相对寒冷。但地面获得的探测信息也显示,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变化幅度仅为0.1%,如此微小的变化似乎不足以对气候造成太大影响。 然而,最近国际空间科学界出现了一种说,认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会改变地球上空的云量,“放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而左右气候变化。提出这种说的丹麦科学家推测,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可较稳定地使部分大气离子化,使云容易生成,从而吸收太阳的大量辐射,降低地球温度。 但是,太阳活动高峰时释放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能干扰宇宙射线射向地球,使云不易形成,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目前,丹麦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与云形成有关的各种因素,以论证上述说。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也有日本专家提出,虽然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幅度只有0.1%,但他们发现这种能量变化能使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紫外线的吸收量变化幅度达到百分之几,这种吸收量的增加会使大气臭氧层温度升高。日本气象研究所第二研究部负责人小寺邦彦表示,臭氧层温度的变化会波及对流层,从而对寒流和季风造成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机制能对地球气候变暖产生多大影响。为了继续研究这个课题,小寺邦彦等人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已于去年开始工作。

编辑本段历史与预测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06~2005年期间明显增加,线性增加幅度趋势为0.74℃,考虑到资料的误差,增温幅度范围介于0.56℃到0.92℃之间。其中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和70年代到21世纪初是两个明显的增温阶段,最近30年的增温趋势尤其强烈。 在过去的10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也已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加约0.8℃,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夏季变化很小。中国1951~2004年期间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3℃,比全球同期平均增温幅度高得多,也比近100年来的平均增温趋势强得多,其中东北、华北和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区变暖更为明显。 气候变暖------冰川消融

值得说明的是,快速的城市化及其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对中国多数地面台站记录的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国家级台站附近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占全部增温的39%以上。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保留着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很明显,仅为每10年0.05℃,比国家级地面站观测的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地面台站记录的增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 当然,即使消除了城市化的影响,中国最近半个世纪地面气温仍呈较明显的增暖趋势,这和迄今报道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一致的。但是,考虑城市化影响以后,不论中国还是全球陆地平均的地面增温速率,可能都要比目前报道的数值来得弱些。这一判断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人们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年代到世纪尺度的地球大气变暖现象。要了解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原因,需要有覆盖全球的足够长的观测资料序列。但是,全球陆地上的气象站多数只有不到100年的记录,难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学家用代用资料恢复过去更长时期的地面气候要素演化过程。常用的温度代用资料包括树轮宽度和密度、历史文献记录、冰芯氧同位素、珊瑚和石笋化学成分等。 气候变暖

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北部,近100年的增暖可能是过去1000年里前所未有的。但对于我国东部冬季平均气温和全国年平均气温的重建则表明,20世纪中国气候的变暖还没有明显超出“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中国在公元1000~1310年间表现出了与北半球“中世纪暖期”相对应的温暖阶段,在中国东部尤其明显。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小冰期”在全国平均的温度序列中也有清楚反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面气温上升显著,但截止到80年代的近现代增温并未超过“中世纪暖期”水平。 因此,当前具备的长时间古气候序列还没有表明北半球陆地以及中国现代的增暖是十分异常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过去1000年或更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显然,从古气候学角度看,现在还不能非常确信地认为,20世纪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

编辑本段后果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编辑本段如何应对

气候变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2001年到2005年的气候变化及一些气候灾害,迫使人类更广更深地关注气候变暖及其负面影响,更加认识到人类应共同行动,认真应对全球变暖的迫切性。 自从19年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气候以来,世界各国日益高度重视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的问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点、国际政治活动的热点和国际减灾应急管理的焦点。随着联合国大会1988年通过保护气候决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4年生效,19年出台的关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生效,国际社会逐步开展保护地球气候的实际行动。 另外,还专门成立了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共同组建的,其主要职责是从科学、影响和经济学的角度评估目前所了解的气候变化情况,以及评估气候变化的各项方案,并根据要求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提供咨询。 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例如:关于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观测和机理研究非常不足,我们还远远没有弄清楚。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共同家园,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不分国界。充分关注气候变化、全面观测气候变化、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共同减缓气候变化,是整个人类的义务和责任。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二是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三是加强水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海水淡化等;四是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五是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修建防护坝堤等。

是.